做产品设计的一点往事
在深圳网络公司里,有很多做产品设计的童鞋,经常会忽略掉数据处理的重要。结果往往会因为这个因素而吃了大亏。是的,小编也曾吃过这个大柜,然后小编就十倍报复了。
其实,在深圳的网络公司里,大部分人都挺喜欢做创造性工作的,特别是产品经理。虽然我们喜欢设计产品的界面、流程、闭环,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忽略数据埋点的重要性。然而当产品设计完成之后,我们又不大愿意返回去标注数据埋点。开始的时候不重视,最后被坑的还是自己。其实,产品设计的每一个关键步骤都是需要数据支持的,所以我们已经要在关键点上做好数据统计买点。只有做好了这些,在产品上线后,才能评估产品的品质。
其实,不管是做什么产品,我们都需要搭建各种漏斗模型,因为流失和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产品体验理论上可以由几个基础漏斗模型体现:前端用户流程的漏斗模型、后台实现的漏斗模型、服务器交互的漏斗模型。他们中的每一个又可细分出N个小漏斗模型,可以细化到对应的关键数据指标,比如点击转化率、支付转化率等。产品经理们,每天都需要关注这些关键的数据指标,更需要不断完善各种漏斗模型:老的产品需要翻新、新的产品需要建立。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做好的却没有几个。原因嘛,当然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有一个原因是比较集中的,那就是数据埋点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其实,只有统一化、标准化才能够被良好的管理,不然依然是大道理懂了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说统一一套数据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并不是说统一就是十全十美的,统一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限制了个性化。比如你想跟踪不同的产品版本,如果还是走统一的数据埋点,那会导致两个结果:要么你不敢放量,产品改进后看不出明显的数据反馈;要么你胆儿肥放了很大的用户量,但这样你要承担非常大的改动风险。这里小编推荐你一个方法,在规范的数据统计点的后面,再通过页面或者客户端给你增加一个版本段位 Version XXX,然后把版本数据这部分单独上报到另一个地方。(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请告诉我,蟹蟹)
其实,很多做产品设计的人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只是他们没用一个统一的方法,最后才能使得自己的工作失败了。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