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营销(微信、微博)的3个常见问题思考
这些年,社会在不断的变化着,而移动互联网也在不断的普及着,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拥有着大量的用户群体,微营销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着,在营销界掀起了一个个滔天巨浪。那么,为什么
企业和个人都在跟风投身微营销呢?其实无非就两个原因:
第一,希望尝试这种新的营销方式为企业/个人获益。
第二,跟上趋势。这都说明大家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学习。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会发现极少有外资品牌、互联网企业/或者电商品牌企业如此跟风,跟风者大多为传统企业,为什么?因为对互联网或新营销熟悉的企业已经有客观认知,他们很理智冷静,而传统企业对新媒体营销的认知不足,缺乏客观的判断,加上外部环境的热炒,所以急了。便出现“曾经错过微博,不能再错过微信”这一说了。他们对网络营销、新媒体营销、社会化营销等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同时企业也没有非常懂互联网营销的人,所以老板或者传统市场营销人脑袋一热就开干了。
那么在做之前,需要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准备让谁来做?(市场部?公关部?新媒体营销部?)
你的公司有没有人能做?(能做的人在哪里?)
“建议”
面对新的事物要跟进,但不可盲目跟进,得弄清楚它的价值。如果企业自己想不清楚看不明白,可以请人来培训学习(找靠谱的懂行的)。营销不是赶时髦,而是要找到最合适的。有时候慢即是快,不走错不走弯。微博微信对企业营销而言就是个工具,总有人适合总有人不适合。
微信如何定位?
除了因商业目标不同而不同外。本身腾讯也说过微信应该成为一个服务型工具,而不是一个营销渠道。
这里我们分析下微信公众平台,看看本身有什么?
其实在我眼里只有2个功能
1)信息群发,即给所有关注者群发信息,同时收集到用户数据,本质就是一个数据库营销平台(和曾经短信营销SMS一样),当然它内容形式多样化些,有语音、图文。
2)开发者模式功能延伸,比如微信导航(本质就是一个轻量级官网)、微商城(本质是一个移动网店)、增加用户互动的机制(有奖转发、大转盘、刮刮奖)。
个人微信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功能如摇一摇、查看附近人、扫一扫、微支付、朋友圈等。
但是朋友圈现在体验越来越不好,又变成类微博刷屏的样子,信息泛滥,有没有同感?
微信平台内容上来说,微信公众号的阅读越来越低,但微信服务号类似艺龙旅行、招商银行、南方航空等服务性行业企业可获得更好价值,他们把微信作为一个服务用户的工具,用户主动的体验服务,方便快捷,比如招行查余额,南航值机手续等。反而那些靠信息群发来主动营销的方式不受欢迎也不长久。
从客服工具来说,其实用过微信公众平台的人知道,它做客服工具很不方便的,不但信息只能保存5天,而且只有在网页版用。那么说到这里,回头看微信公众平台价值定位还是服务为主,沟通、互动、微官网和维护老客户。它传播的价值弱于微博,同时也无法像微博一样沉淀用户口碑,搜索挖掘新用户,危机公关等。这里不讨论个人版微信营销方式。
当然要真正理解微博微信营销价值并不能只通过工具本身的功能来看,还需要从社交网络属性的差异化理解,微博是单向的弱关系社交,重于传播媒体属性强;微信是需要双方确认的双向关注强关系社交,重于沟通互动,通讯对话属性强。但对营销来讲,既需要传播来吸引新用户(微博),又需要对话互动沉淀老用户提高二次购买率。
如果资源精力充足而且搭配该如何有所侧重?
以上的三个问题是需要结合你自身来回答的。
微博微信并不是神秘的东西,但是要做好也并非朝夕之事,需要合理规划运营。但是如果你的企业想做好这块,首先要找到一个懂微博微信运营的负责人,他只需要懂如何去运营如何规划,并不要能写能说,然后他去帮助你的企业招人(一定要招有强烈意愿的人)。如果你的企业没有这样的leader,团队都比较弱,建议去外部学习或者请一位顾问(辅导团队快速成长,我认为是有效而且有必要的)。